通讯员 涂定平
轻信中介赴缅甸务工高薪回报的噱头,常德小伙小朱偷渡出境后才发现,所谓的“高薪”工作机会,是从事电信诈骗活动,必须骗到100万元才发工资,否则就要挨打……花费6万余元的“赎身钱”,小朱才得以脱身回国,结束了近1个月的噩梦。5月13日,桃源县公安局理工港派出所所长唐鲲鹏向本报记者公开了此案案情。
被高薪诱骗偷渡出境
23岁的小朱刚退伍不久,尚未找到工作。今年2月底,相熟的云南籍战友张某称,他认识一名中介,可介绍前往缅甸从事网络传媒推广工作,月薪过万。3月15日,心动的小朱瞒着家人赶赴云南昆明,与张某一起偷渡出境。
在沧源佤族自治县,两人与缅甸“蛇头”接头后,加入一个多达30余人的偷渡者团体。在“蛇头”带领下,一行人3月17日晚出发,昼伏夜行穿越丛林。19日抵达缅北邦康县。
没想到,一群人刚入境,就被当地武装军队抓获。在“蛇头”周旋下,每人交了5000元才得以赎身。在另一“蛇头”接应下,这群偷渡者又被送进一个位于工业园区的公司,这家公司高墙林立,门口有持枪雇佣军把守。
一进门,这些偷渡者就被人扣押了随身财物,限制了人身自由,意识到上当受骗了。
骗到100万元才有工资
原来,这家所谓的公司是从事电信诈骗的团伙。
次日,公司针对小朱和同伴们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,也就是团伙成员教授他们如何用电信网络从事诈骗活动。“学员”必须参与诈骗,骗到100万元才有工资,否则就要遭受毒打。小朱和张某不愿沦为帮凶,强烈要求回家,诈骗团伙表示,“公司”帮他们偷渡入境也有“成本”,必须交足4.5万元才能放人。
无奈之下,两人只好向家里要钱。3月25日,两人终于重获自由,前往中缅边境孟连县隔离点孟阿通道自首。
3月29日,隔离完毕的两人又到偷渡出境辖地景东县公安局接受处罚。4月15日,警方通知小朱的家人将他接回老家。“我们也对他们进行了批评教育。”唐鲲鹏说。这趟“打工之旅”,小朱不仅一分钱没挣到,还花费了6万余元。
唐鲲鹏介绍,今年以来,类似警情已接到两起。警方提醒,市民出境务工务必选择正规渠道,不要轻信广告和他人介绍,认真了解对外劳务合作项目的真实性,查验企业资质和商务主管部门出具的《外派劳务招收备案表》,持合法签证出境,避免非法出境务工。
责编:李林俊
来源:法制周报